河北安次: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崛起之路
发表于2025/3/5

从战略高度看安次的产业布局
**
安次区坚定不移地实施 “工业强区” 战略,将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的双重机遇下,安次区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与京津两地形成了紧密的产业协同关系。这种战略布局不仅有助于安次区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资源和市场,还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和完善的汽车产业体系。安次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京津冀地区的汽车生产企业提供及时、高效的零部件配套服务。同时,雄安新区的建设也为安次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雄安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安次区有望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产业的快速扩张和升级。
产业现状扫描:蓬勃发展的态势
走进安次区的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工业交响曲,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一件件精密的汽车零部件在流水线上有序产出。
目前,安次区共有汽车零部件重点企业 14 家,总量占全市汽车零部件企业的 12.73%。这些企业犹如一颗颗闪耀的明星,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天空中熠熠生辉。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 13 家 ,它们凭借先进的生产设备、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2023 年,安次区汽车零部件产业迎来了丰收之年,实现产值 24.33 亿元,利润 1.07 亿元,同比增长 46.6%。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安次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强劲发展动力和巨大市场潜力。从产值的增长趋势来看,安次区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处于快速上升期,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在产品种类方面,安次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制动器及底盘系统、座椅及相关内饰产品、塑料件及相关产品、铸锻造及钣金件、轿车燃油控制系统、智能化系统等为支柱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产品涵盖了汽车生产的各个关键领域,为整车制造提供了全方位的零部件配套服务。
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密码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密码。安次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深谙这一道理,它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布雷博惠联(廊坊)制动系统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一家专注于乘用车制动盘生产的企业,布雷博惠联凭借持续的创新能力,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宝马、大众、长城等品牌制动系统,更是奥迪车型国内最大的制动盘供应商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布雷博惠联从未停下脚步。近几年,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创新研发了全新智能制动系统,实现了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数字化控制。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还顺应了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电动化发展的趋势。截至目前,公司已申请和授权专利 23 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 21 项、发明专利 2 项 。这些专利的取得,不仅是对公司创新能力的认可,更是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
同样,瑞立美联制动技术(廊坊)有限公司也在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瑞立美联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变化,积极向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进军。面对新能源汽车对空压机要求更高的挑战,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进行技术攻关。
功夫不负有心人,瑞立美联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开发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公司研制的离合空压机、双极空压机、轻量化空压机等系列产品,不仅节能降耗效果明显,而且在技术水平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新产品的推出,为企业赢得了新的市场机遇,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科技创新的同时,瑞立美联还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多项专利,如 “一种珩磨头规圆器”“一种壳体压接头定位装置” 等 。这些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除了上述两家企业,安次区的其他汽车零部件企业也纷纷加大创新投入,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推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为整个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产业集群优势:协同发展的力量
产业集群的形成,让安次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如虎添翼。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在产业链上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共同推动着产业的发展。
在汽车制动器及底盘系统领域,布雷博惠联等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品质,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这些企业的存在,不仅为整车制造提供了关键的零部件支持,还吸引了相关配套企业的集聚。从原材料供应到零部件加工,再到产品组装,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这种产业链的完整性,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座椅及相关内饰产品领域同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河北顺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座椅加热垫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随着市场对汽车舒适性和智能化需求的不断提高,顺森科技积极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在顺森科技等企业的带动下,座椅及内饰产品的产业链不断完善,从座椅骨架的制造到内饰材料的供应,再到座椅的组装和调试,各个环节都有专业的企业参与,形成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塑料件及相关产品、铸锻造及钣金件、轿车燃油控制系统、智能化系统等领域也不甘落后。各领域的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在智能化系统领域,一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新技术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为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产业集群带来的协同效应不仅体现在产业链的完善上,还体现在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上。在安次区,企业之间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生产设备、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资源的共享。这种资源共享,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还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也日益频繁。通过举办技术研讨会、行业论坛等活动,企业能够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学习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产业集群还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被吸引到安次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加大对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为安次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协同效应的作用下,安次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逐渐在全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挑战与应对:突破发展瓶颈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安次区汽车零部件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兴起,汽车零部件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新能源汽车对零部件的性能、质量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安次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技术挑战。
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如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等,安次区的企业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这些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也对零部件企业的软件开发、数据处理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这些技术能力,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技术挑战,企业在研发和人才方面也面临着诸多困难。研发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安次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相比,研发投入仍显不足。研发资金的短缺,使得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上受到限制,难以满足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
人才短缺也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然而,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工作环境艰苦等因素,安次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专业人才的短缺更为突出。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使得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难以提升,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面对这些挑战,安次区的企业和政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布雷博惠联(廊坊)制动系统有限公司与国内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制动系统的研发工作。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不仅能够获得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还能够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在人才引进方面,政府制定了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安次区创业就业。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在研发支持方面,政府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研发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对获得专利和科技成果的企业给予奖励,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通过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安次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升,产业集群的优势也更加明显。在未来的发展中,安次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迈进。
未来蓝图:持续奋进的方向
展望未来,安次区汽车零部件高端产业示范区将继续在优化产业布局、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产品迭代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产业布局方面,安次区将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积极融入京津冀汽车产业生态圈。通过建立产业合作园区、加强产业链对接等方式,吸引更多优质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安次,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集群的规模和质量。同时,安次区还将加强与国内外其他汽车产业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产业发展经验和管理模式,推动产业布局的国际化和高端化。
研发投入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安次区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更多的研发中心和创新平台。政府也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设立更多的产业发展基金和科技专项基金,为企业的研发创新提供资金保障。通过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等方式,安次区将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轻量化方向发展。在智能化方面,企业将加大对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汽车零部件的智能化升级;在绿色化方面,企业将积极研发和应用新能源、新材料,降低产品的能耗和排放;在轻量化方面,企业将采用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减轻汽车零部件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性能。
产品迭代升级是企业适应市场变化、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安次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将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企业将加强与整车制造企业的合作,根据整车制造企业的需求,开发定制化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提高产品的适配性和附加值。同时,企业还将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知名度,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品牌。
未来的安次区汽车零部件高端产业示范区,将是一个产业布局合理、创新能力突出、产品品质卓越的现代化产业示范区。在这片充满机遇和活力的土地上,汽车零部件产业将继续绽放光彩,为安次区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贡献力量。